可见南天星空比例的计算
引言
阅读此文, 需有基础的天球坐标系统概念, 可参见北京大学青年天文学会(学生社团)编纂的《青天指南》(第九版)第二章.
恒隐圈
对于北半球的观测者
从观测者位置出发, 到真地平上的任意一点, 形成一条射线, 考察此射线与地轴(以北为正方向)的夹角, 此角最小为
恒显圈内(以北天极所在区域为内)的星, 恒可见. 恒隐圈内(以南天极所在区域为内)的星, 恒不可见.
可见星空比例
恒隐圈内的星空区域即为不可见的星空区域, 其大小为一球冠的面积. 此球冠半径为天球半径
对于不同的纬度, 可求出可见南天星空比例见表1.
可见星空比例(按视地平修正)
以上计算均以真地平作为考量, 但实际上, 由于大气折射影响, 真地平之下
以此重新计算, 结果见表2, 表3, 并可以确定可见南天星空比例在欧洲地区的分布见图1.
- 1.Thomas, M. E., & Joseph, R. I. (1996). Astronomical Refraction. Johns Hopkins APL Technical Digest, 17(3), 279–284.↩
- 2.实际上, 视地平还会受到观测点海拔高度与周围遮挡的海拔高度影响, 考虑此因素需额外考察各地的具体地理信息, 本文的计算忽略这一因素, 即假设地球为一完美球体而且观测点在地球表面.↩